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11月9日下午,为了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了解祖辈们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我校有幸邀请来了上海志愿军文献馆的老师来我校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而有意义的主题报告会。
志愿军文献馆的孙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支持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9月15日,美军于朝鲜半岛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
1950年10月8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英勇顽强、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
孙老师的报告中,最让人难忘的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的感人故事,深入前线的志愿军战士为了避免暴露部队,他们不生火,放弃了取暖,整连的战士在零下40度的低温下被冻成了冰雕,战士们致死都保持着战斗姿势,紧握钢枪,于是有了“冰雕连”的名称。其中,还讲到了“冰雕连”中的一位名叫宋阿毛的上海籍战士,战友们从他身上,找到一封写在一张小纸片上的绝笔信,上面写着:我爱家乡的亲人,我爱新生的祖国,我更爱志愿军的荣誉,我是一名坚强的战士,寒冷刺骨的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饥饿地冻死,我也要骄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就算是现在读起,也让人泪目,让人感动。
最让人难忘和感动的是“对话志愿军老战士——朱俊贤同志”环节,四位同学主动上台与朱爷爷进行互动交流。朱爷爷15岁参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给我们讲述了他当年从军参战的故事,高龄的朱爷爷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让人肃然起敬,说到激动时双手双脚一起比划动作,同学们都专注于他的讲话。最后,朱爷爷向全体上南学子寄语:希望同学们在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努力学习,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有朝一日为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应当感恩那些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战士和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付出,才有了我们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和谐美好的生活!
感谢朱爷爷,感谢上海志愿军文献馆的老师,也感谢学校老师的精心组织,让我们了解了70年前的艰苦战斗,了解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特约通讯员 高一9 卢 果 庄婧慧
指导老师 张正国
202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