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校社区互动,构筑良性循环格局
——“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启动工作会议通讯报道
孙晓青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应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发挥学校的智力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社区也应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人、财、物资源,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的融合是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的要求,即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通过学校与社区的资源共享、互动,使师生主动走进社会,享受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同时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形成良性的学校教育生态结构,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上海市上南中学于2014年9月11日召开了“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启动工作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专家冯永熙、袁胜芳等,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朱仲敏、浦东教发院教研员吴俊琳、韩海玲等,浦东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张明、傅伟忠等领导和专家教师。参加会议的还有周家渡街道、北蔡镇政府、花木街道领导及周边6个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及建平中学、进才中学等学校的优秀心理志愿者。
会上,柳易华副校长介绍了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项目,包括开放天文台、天象厅,普及天文科普教育;开放心理辅导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接待;开放学校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为居民提供读书、体锻的场所。同时她在讲话中强调了各项目开放的注意事项,明确学校和社区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以保障有序、安全地做好此项工作。
上海市上南中学资源向社区开放工作已经坚持了9年,2005年3月学校成立“上南心理辅导中心”、“上南图书借阅中心”、“上南社区教育中心”便向当时学校所在的周家渡社区开放。迄今为止,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免费接待社区居民的团体、个别辅导800多人次;图书借阅中心为居民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培训居民信息技术素养;社区教育中心为2010年举办的世博会开展“世博英语口语”教学、为武警部队干警补习文化课等,居民受益颇多,学校师生也在这些互动活动中提升能力,展示风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次重新启动工作会议源于上南中学2013年整体搬迁至北蔡镇、周家渡街道、花木街道三地交界处的华绣路现代化新校园。最后张海校长介绍了学校向社区开放的背景与开放形式,感谢多年来市、区心理专家、街镇领导、精卫中心的医生、兄弟学校志愿者老师的辛勤付出,希望能继续得到社区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实现学校与社区的共建共享,合作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