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管理 > 团队掠影

上南中学体教工作总结

作者:学生处     发布时间:2014-2-25 点击数:6699

体教结合,特色鲜明,自成风景

                           ——上海市上南中学体教工作总结

       上海市上南中学在“爱国、科学、人文”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崇尚“以爱国精神激励人,以科学精神塑造人,以人文精神熏陶人”,坚持“让学校成为师生体验成功的乐园”。 在“注重五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全面发展,体育塑人”的办学特色。近年来,我校进一步加大体育改革与创新的力度,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课程建设及贯彻“体教结合”方针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提高了学生体育参与意识与行为,使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学校始终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作为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积极发挥体教结合战略优势,努力整合校际优质体育资源,在普及的基础上突出强势项目的优先发展,打造体育特色运动队,造就一流体育人才。近五年来,学校体教结合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体育竞赛创造了骄人的业绩。2011年,荣获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11年参加上海市第十七届中学生游泳锦标赛七人次荣获个人前八名,其中8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2012年参加浦东新区中小学游泳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现将我校体教结合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体教结合战略优势,努力形成合作共建双赢局面

       我们一贯坚持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多元的、卓越发展的人才;利用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办高水平运动队,就是要以二线运动队培养出一流的体育人才。我校坚持走“体教结合”之路,强化“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意识。体教结合工作以游泳、武术项目的优先发展为方向,以联合共建、整合资源为出发点,以学生运动员全面发展为主线,以教练员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竞技运动水平为核心,以培养高水平运动后备人才为重点,把承办二线高水平运动队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根据区体育局竞赛体育项目布局方案,围绕游泳、武术项目的特色建设,本着“互惠双赢”的原则,与区游泳学校通力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区少体校增进沟通,形成密切交流;与区游泳传统学校合作共建,推动了特色项目的“网点布局”。通过创新实践,整合了优质体育资源,凝聚了优秀教练师资,引入了技术指导和组织训练优势;拓展了体育生源渠道,形成了运动人才梯队,理顺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条龙”的体育人才培养和输送途径,共同做大做强了游泳、武术运动队,为体育特色项目的长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做好体教结合工作既涉及联办体制的创新问题,也包含细节操作的技巧问题。体教结合的核心是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而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及早训练,特别需要小学和初中的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所以,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强与联办学校的无壁垒对接,重新调整游泳、武术项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小学做大、初中做实、高中做强”为发展战略,对项目发展规模、运动员培养与输送、校际“一条龙”组织训练方式、管理人员及教练员队伍建设等进行了仔细的谋划,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运动人才培养策略。

       我校是浦东新区首批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我们始终坚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体育工作作为本校的主要特色,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在这过程中离不开全体体育老师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付出,2009年,按照上级机关的统一部署,我校成为体教结合试点学校,并通过几年的努力成为了浦东新区体教结合游泳和武术特色学校。学校对于此项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工作高度重视,通过行政会、教工大会、年级组长会等多途径引导全校师生形成共识,并形成四个方面的保障:即建立体育特色项目(游泳)领导小组,做到组织保障;商议、拟订实施方案做到机制保障;确保每周三次及节假日训练时间,做到时间保障;明确带训老师、总务部门提供后勤服务,做到人员保障。

二、有序部署、凸显亮点

    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有序、有效部署是扎实推进此项工作的关键。为此,由体育组牵头,联合学生处、团委、总务处等各相关部门共同商讨、组织,使我校的游泳特色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项目普及

       12011年我校继续进行“游泳与健身”的校本教材的探究与开发。使校本教研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并形成一种课程的补充和校本特色。让更多的学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的教研正从以校为本的教学性教研转向以校为本的研究型教研。项目的普及率是75%

   2. 承办比赛方面,我们学校在2010年的5月举办了区级层面的教学与课外活动现场交流会。重点介绍了我校特色项目如何与平时的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相结合,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为发现、培养优秀体育苗子提供有力保障。

(二)、队伍建设

       1. 特长生的招生,我们学校每年都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定进行游泳特长生的招生工作。每年都通过考核与选拔一年级新生,对游泳的优秀人才的招生每年达810人。

       2. 人才输送方面,我校是新近才开始的试点校,在各方面的大力协助下,不断总结、

索经验,2013年预计会首次向更上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各类体育人才。

     3. 梯队的建设,学校学生运动员从高一到高二形成梯队,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任务。为新区和市体校后备人才输送多名运动员,也为学校、教育署、新区获得了不少的荣誉,也培养了学生敢于吃苦、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

(三)、日常管理

       体教结合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而科学的训练和管理是学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保证。学校精心组织科学而系统的训练工作。运动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既需要科学而富有特色的训练,更需要运动员、教练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我们学校每次都能按时参加署和新区的体育工作会议,从不缺席和迟

到。运动队的训练:每周三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周六和星期天上午一次,节假日再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训练。每次的训练时间为一个半到两个小时。

       学校强化运动训练过程管理和运动员长效管理。运动队管理努力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会做人与参与运动训练结合起来,把科学管理和以德治队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文化和体育文化优势,加强运动队的组织文化建设,形成高尚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思想作风,促进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通过高水平运动员的主体参与式管理,实现训练、学习、生活的自律和他律,促进自主教育管理;通过在训练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以制度来约束运动员的行为;通过教练和管理人员对运动员的“跟踪”管理,全面掌控运动员信息,全程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我们把学会做人看得比运动成绩更重要,把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思想素质和文化课成绩放在一起考察,既关注运动员的训练状况和运动成绩,又关心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文化进步,也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营养水平。耐心的思想工作和细实的管理过程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益。

(四)、比赛情况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参加署、区、市级各类运动会。代表浦东新区参加2011年度上海市中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荣获高中组6×25m 自由泳接力比赛第一名;另有3人次获个人第一名,3人次获个人第二名,2人次获个人第三名,2人次获个人4-6名;2012年在浦东新区阳光体育大联赛中,我校代表队荣获高中组男女团体第一名。其中12人次获个人项目第一名,4人次获个人项目第二名,2人次获个人项目第三名,3人次获个人项目第四名,

三、立足实际,深化学校体教结合工作

       通过对体教结合工作充分的实践探索和深刻的理性反思,我们认识到,体教结合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特色办学过程中的突出体现,是学校教育在教育社会化环境下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重组,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和进行教育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合作进取、创新发展”的学校文化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下,我校的游泳、武术项目开展至今已形成积极、健康、有序的局面,体现出成效。然而立足学校实际,学校也在不断思考进一步推进发展的思路和目标,那就是如何通过建立多元化、长效性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实效。下阶段,我们将围绕这一新的重点和目标继续不断实践探索,争取新的突破与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明确体教结合的社会责任,在追求运动成绩、追求多拿金牌的同时,更注重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全面育人。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体教结合的共建对象和范围,与一线专业运动队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立密切合作,形成一体化训练体系和“一条龙”人才培养渠道。我们将利用名校资源,利用游泳、武术队品牌,利用学校学生社团及场馆资源优势,联合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经营和办好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促进特色项目训练与竞赛向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联办单位和上南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在开拓创新中进一步推动体教结合工作的持续发展,谱写上南中学体育的新篇章。

                                                            上海市上南中学

                                                    2013108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3 上海市上南中学信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272号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0019915号-31

当前在线人数:659;累计访问人数:2270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