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管理 > 心理教育 > 心理辅导

心理教育

    开学季,致家长的一封信

    作者:snxinli     发布时间:2020-9-7 点击数:15384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新学期伊始,欢迎您们的孩子重新回归上南校园。今年,我们迎来了550多位新高一的学生,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出最佳状态,做好新学期开学季的心理准备呢?忙碌的工作之余,家长们需要学会觉察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切实的指导。

    一、开学初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表现

    1.紧张担心,忐忑不安

    部分高一新生尤其是寄宿的学生,对即将到来的高中学习生活和环境可能感到陌生不安,担心自己不能顺利适应高中学习的高难度和快节奏以及寄宿生活。

    2.失败受挫,失望沮丧

    有的高一新生中考成绩与预期有落差,感到受挫,对新的学校不满意,进而影响人际适应、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产生情绪行为和学习适应的问题。

    3.情绪波动,烦躁不安

    从相对自由、松散的假期切换到紧张、规律的学校学习状态,感觉一下子难以适应。新学期,老师提出新要求,父母也成天在耳边叮嘱,心情烦躁。

    4.恐惧害怕,茫然无措

    有些学生暑假没有利用好,查漏补缺不够,面对新学期的到来觉得慌张焦虑。尤其是高三年级学生,面对紧张辛苦的学业、以及9个月以后的高考,感到恐惧害怕,不知如何应对。

    5.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有些孩子对未来没有规划,目标模糊或没有目标,学习动力缺乏,学习行为被动,甚至厌学。继续沉迷假期松散状态,沉迷网络,沉迷游戏。

    二、给家长的家庭教育建议

    1.家长“六要”

    1)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度过新学期适应期

    ①协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做好“假期——开学”的频道转换。

    ②引导孩子合理地确立新学期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鼓励孩子学会自主的管理电子产品。

    ③高一新生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高中学习和生活的特点,提前了解新高考政策以及选科选考的基本要求,协助孩子做好“+3”选课准备、社会实践资源准备和初步的生涯规划。

    2)要放下焦虑,帮助孩子适应寄宿生活

    ①相信孩子有生活自理和适应寄宿生活的能力。

    ②提前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的独立自理能力,如整理内务、洗衣服等。

    ③提醒孩子遵守学校作息时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要多一点沟通互动,激发孩子自主发展的动力

    ①平和地与孩子讨论其兴趣与未来发展,和孩子一起规划发展的道路。

    ②客观地、发展地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为学科选择做准备。

    ③鼓励孩子去思考未来的发展,引导孩子逐步认识社会。

    4)要转变教育方式,变“做主”为“协助”

    ①若开学后孩子成绩与自己的期望值有较大的落差,家长要“hold”得住自己的焦虑情绪。

    ②引导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符合高中要求的学习方法。

    ③要给孩子一定的独立时空和自主选择的机会,引导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5)要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做好情绪调适

    ①家长要觉察自身的负面情绪和情感需求。

    ②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要学会阻断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或施加给孩子的通道和可能性。

    ③共同迎接和应对等级考、高考的挑战,与孩子共同讨论和分担应激压力。

    6)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学会科学求助

    ①重视孩子心理韧性的培养,提升其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②要细心识别孩子的求助信号(包括孩子情绪、睡眠、饮食、行为、言语等的变化)。

    ③要引导孩子学会求助(老师、同伴、家长、社会资源等),不要讳疾忌医(学校、区心理中心、医疗机构等)。

    2.家长“六不要”

    1)不要过分夸大高考的压力,增加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的恐慌。

    2)不要贬低孩子的新学校,甚至贬低孩子人格、能力,破坏孩子对新学校、新学期的期待和憧憬。

    3)不要拿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长处比较。

    4)不要过度干涉甚至是武断决定孩子的补课、选科、以及未来志愿填报等,不给孩子学业成绩制定硬性指标。

    5)不要暴力沟通,尤其是开学后遇到孩子有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以及过激行为时,不要过多批评孩子的情绪问题,甚至打骂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安抚、接纳和理解。

    6)不要轻视孩子直接和间接的消极言语,当发现孩子的睡眠、饮食、行为等方面有反常表现时,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关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上南心理宣传卡1.jpg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3 上海市上南中学信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6272号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0019915号-31

    当前在线人数:283;累计访问人数:22556503